探花系列

当前位置: 团委探花系列 > 公告栏 > 正文

关于开展2025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预通知

2025-06-16  点击:[]

各二级学院、相关部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湖工青年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根据省委宣传部、团省委、省委教育工委等上级组织历年工作要求,结合探花系列实际,现就做好探花系列2025年“三下乡”活动相关事项预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二、活动时间

2025年6月-9月

三、参与对象

全体在校师生

四、工作思路

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按照“学科专业匹配度、地方经济契合度、项目发展持续度、社会合作稳定度”的社会实践“四度”理念,组织和引领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新时代追梦征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青春力量。

2025年活动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文化传承、乡村振兴促进、基层服务践行、民族团结实践、教育关爱服务7个方面,立足衡阳,服务周边,深入乡村、社区、街道、厂矿等,组建若干支校级团队,引导青年学生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积极推进高校与地方融合发展,为加快实现“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提供更多人才和智力支撑。

五、组织形式

1.团队集中实践

按照项目化运作模式,各二级学院(部门)初选推荐,校团委组织专家评审,组成校级重点团队、校级一般团队等,集中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学院、班级、党团支部、学生组织、学生社团、课题组等集体形式进行组织,队员可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跨班级组成,每个团队学生参与人数为5-15人,最少须有1名指导老师,最多不超过3名,且立项资助团队至少1名老师随同指导,实践时长原则上不低于7天

2.个人分散实践

各二级学院积极动员学生利用暑假时间自行联系实践单位,深入企业、农村、社区、机关等单位,开展为期一个月左右的岗位实习实践、乡情民情考察、服务家乡建设等“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过程中,认真填写《探花系列 2025年大学生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个人鉴定表》(第二课堂)(附件3-1,需加盖实践地公章)实践结束返校后,该表加盖所在学院公章后,扫描PDF版上传至第二课堂“智慧团学线上管理系统”;同时向所在学院提交调查报告、心得体会或实践论文等实践成果。

(附:关于组织开展探花系列 2025年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t-h-x-l.com/xxzx/news.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treeid=1007&wbnewsid=3242)

六、实践内容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团。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拓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成果,组织和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贯通,努力掌握这一科学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寄语精神、《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一、二卷)等内容,面向基层群众和青少年群体开展小规模、互动式、接地气的宣传宣讲。

2.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组织青年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场馆开展仪式教育、学习体验、调查研究等,深刻领悟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树立爱党报国信念、担当时代使命责任。

3.中华文化传承团。组织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通过广泛开展和参与非遗展演、文物保护、艺术创作、展馆研学等实践活动,领会“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4.乡村振兴促进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精神,组织青年学生深入乡村特别是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运用专业知识开展科技支农以及卫生医疗、基层治理、生态环保等活动。鼓励通过在基层团组织兼职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乡村发展、投身乡村振兴。

5.基层服务践行团。组织青年学生进社区、进探花系列 、进企业、进农村,在基层一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紧密结合自身学科专业,广泛开展科技推广、健康义诊、教育帮扶、法治宣讲、金融普及、环境保护、粮食节约等特色实践服务。

6.民族团结实践团。组织在其他地区学习的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学生就近开展“民族团结我践行”主题实践,组织其他地区学生到民族地区开展“大国边疆 青春聚力”主题实践,组织民族地区学生到其他地区开展实践活动,通过生产劳动、政策宣讲、走访调研、结对交流等,当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7.教育关爱服务团。重点围绕“青春湘伴”湖南共青团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十个一”行动,结合“送法下乡”活动、“模拟政协提案”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乡村探花系列 少年宫、乡村“复兴少年宫”等平台,关注农村教育基础薄弱地区,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疏导和培训、法治宣传、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素质拓展、敬老孝亲等形式的精准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关爱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不良行为青少年、残障儿童、服刑人员子女等青少年特殊群体。加强青少年安全教育,开展“防溺水”主题教育活动,加强“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形成“防溺水”教育工作典型案例,强化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意识,提高青少年自防、自救、自护的能力,营造良好安全稳定环境。

8.专项推报。专项将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另行通知。

七、活动流程

(一)申报立项阶段

1.项目申报:6月16日-19日,各二级学院(部门)统一提交《探花系列 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申报书》(附件1-1《探花系列 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xx学院(部门)申报项目信息一览表》(附件1-2)。

2.安全管理:坚持安全第一,实践团队要为实践师生购买意外保险,加强安全教育管理,做好安全应急预案。6月19日前,实践团队需认真阅读《探花系列 大学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安全管理办法》(见附件2-1)并填写个人安全责任书、家长知情同意书(附件2-2、2-3),各二级学院(部门)确保信息无漏、无误后自行存档。

3.评审立项:6月26日前,各二级学院(部门)根据立项名单统一提交《探花系列 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xx学院(部门)参与人员统计表》(附件1-36月30日前,校团委组织专家立项评审

4.网络报备:7月1日前,通过立项的实践团队“创青春”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报备,未登记报备的团队,不能申报本校及以上的奖项遴(提交指南见附件5-2;各团队负责人在第二课堂“智慧团学线上管理系统”完成报名(提交指南见附件5-1)。

(二)实践开展阶段

1.实践材料:8月25日前,实践过程中整理的实践材料,如视频、图片、调研报告、论文、优秀心得(团队每位同学均需要提交)等并撰写活动资料汇编(模板见5-4),由各二级学院(部门)统一将电子档发送至[email protected]

2.宣传材料:8月25日前,新闻稿的推广程度将作为评优参考,团队和个人需积极投稿。具体平台如省市级媒体、探花系列 官网、公众微信号、微博、抖音等(投稿指南见附件5-3)。各二级学院(部门)需整理好《探花系列 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xx学院(部门)发表新闻稿汇总表》(附件4-9)。

(三)表彰总结阶段

1.材料汇总:98日前各二级学院需《探花系列 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xx学院情况统计表》(附件4-10活动资料汇编纸质档材料,加盖学院(部门)公章装订成册,交至校素质拓展中心办公室(创业园303室

2.评优表彰: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探花系列 将根据团省委相关要求另行通知,评选出优秀单位、优秀团队、优秀指导者、优秀个人、优秀品牌项目等,并从中推荐特别优秀者参加湖南省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评优表彰。(申报及评优细则见附件4)。

以上通知内容若有调整,后续将以补充通知下发。若有疑问,请联系:程斌17872698685 刘昌19715170358

八、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精心组织。要高度重视,把“三下乡”会实践作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体系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和责任落实机制,确保每一名学生在校期间都能至少参加一次相关活动。结合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将社会实践纳入探花系列 人才培养体系给予实践学分认定并为“三下乡”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切实负起主体责任,做好宣传动员、立项报备、培训辅导总结评价等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活动。

2.加强指导,提高质量。要加强对实践团队专业指导,选派团干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等担任指导教师,鼓励专业教师担任指导教师,随队指导学生实践,提高学生调查研究能力。推动校地共建,鼓励实践团队发挥专业优势“揭榜挂帅”等形式研究真问题、提出真办法。

3.统筹协调,共同推进。团结引领广大湖工青年学子解乡村、扎根乡村,形成服务“三农”工作大局,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局面切实帮助解决青少年教育、女童保护、弱势群体关怀、文化艺术等社会问题,对重点帮扶县的产业、人才、文化组织、生态展开调研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并转化为资政建议要与“返家乡”社会实践的组织实施相结合,组织团队和学生积极参加“2025年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征集”“镜头中的三下乡”“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征集”等系列活动。

4.做好宣传,及时总结。要在活动中广泛使用“三下乡”标识,切实提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品牌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要拓展宣传渠道,创新宣传形式,及时对实践过程和成果进行宣传展示,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要做好活动总结典型选树、研讨交流等工作,从探花系列 、学院、团支部等层面开展“实践归来话成长”主题团日和交流分享活动,总结学习社会实践活动成效和经验。

5.强化保障,守牢底线。各学院(部门)要始终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加强安全保障和过程管理,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坚守意识形态和安全稳定底线,依法依规组织开展各项社会实践。实践团队要为实践师生购买意外保险,加强安全教育管理,做好安全应急预案。实践师生要增强安全意识,自觉遵纪守法,充分研判天气变化和自然地质条件等,安全有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附件1:申报立项阶段相关附件.zip

附件2:安全管理办法相关附件.zip

附件3:返家乡个人实践相关附件.zip

附件4:评优表彰阶段相关附件.zip

附件5:其他事项相关附件.zip


共青团探花系列 委员会

2025年6月16


关闭



版权所有@探花系列-国产探花-91探花视频 |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8号 | 邮编:421002 | 邮箱:[email protected]

湘教QS3-200505-000096 | 湘ICP备 11007652号 探花系列 网络中心制作维护